2025三大網路詐騙手法!從政府到店家都假的?全民必學辨識技巧
2025/07/16 by啊吉
網路詐騙手法日益翻新,許多民眾即使自認「很有防詐意識」,仍可能一不小心中招。本文將為你解析目前最常見的三大詐騙類型:假冒政府機關詐騙、一頁式廣告詐騙、假冒品牌販賣假貨,並附上實例與辨別方式,幫助你與親友一起守住荷包、守護個資。
一、假冒政府機關/銀行詐騙:官方簡訊?還是釣魚陷阱?
📌 詐騙實例:
近期不少民眾收到自稱來自「r監理站」、「內政部」甚至「銀行」的簡訊或電子郵件,內容看似提醒你更新資料、補件或通知有未繳費用,附上一串超連結。一點進去,網頁畫面幾乎與真正的政府或銀行官網一模一樣,不但有 Logo、正式用語,甚至連登入介面都相仿。許多人在輸入個資、帳密後,才發現帳戶被盜、卡片遭盜刷,已經來不及。
(偽裝成監理站信件的詐騙信件。)
🔎 辨別方式:
-
政府單位或銀行不會主動用簡訊要求你點擊連結、登入帳號
-
信件標題或寄件人是否為政府、銀行等使用格式
-
是否有簡體字或不正常使用的字眼,如”帳號”打成”賬號”
(詐騙信件標題與寄件人皆不符合政府格式,且使用少見字眼。)
-
網址通常非.gov.tw、bank.com.tw等官方網域,可能包含亂碼或異常字元(如 gov.tw.safety-check.cc)
-
登入頁面常會請你輸入完整身分證、OTP 碼、卡號或密碼等,實屬異常
-
是否有相關確認身分之資訊,如陳先生,或車牌A**-6**5。
(信件內無提供如車輛所有人或車牌等資訊。)
✅ 正確做法:
-
切勿直接點擊簡訊或Email中的超連結
-
請開啟「官方App」或自行搜尋進入政府或銀行官網確認
-
發現可疑網站,應截圖並通報165反詐騙專線或原單位
二、一頁式廣告詐騙(偽裝網購平台)
📌 詐騙實例:
你在 Facebook 上滑到一則廣告:XX原廠耳機只賣 599 元,甚至還標榜「限量特惠、七天鑑賞期」。點進去的網站單頁設計,看起來像真的購物網站,還有影片與評價。下單後卻收到劣質山寨品或根本沒收到貨,連客服都聯絡不上。
(一頁式廣告詐騙常用低廉價格、誇示功能等方式吸引消費者購買。)
🔎 辨別方式:
-
網址通常是亂碼或非常見網域(如 .xyz、.top 等)
-
無「關於我們」、沒有明確客服電話或地址
-
僅提供 ATM 轉帳付款、無第三方支付(如信用卡、LINE Pay)
-
留言或評論全為複製貼上式「好評」
(YTR親身經歷分享。)
✅ 正確做法:
-
查詢該廣告公司是否有登記(可用「經濟部商業司」查詢)
-
不輕信「限時搶購、原價超貴、現省x折」這種說法
-
優先使用知名電商平台(如蝦皮、PChome、momo)
(一頁式網站詐騙實例資訊。)
三、假冒廠商販售假貨
📌 詐騙實例:
小張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,XX廠商販售「超強風機」。下單後收到的商品與宣傳內容不符,才發現是仿冒品。要退貨也完全找不到客服窗口。
(廠商呼籲消費者勿受騙上當,圖片來源:蛋塔車業。)
🔎 辨別方式:
-
假帳號資訊缺漏嚴重,粉絲讚數也會較異常。
-
貼文留言數異常、經常無顯示留言或好評眾多
-
重製廠商或店家影片,再引導至一頁式網頁下單
(店家張貼劣質仿冒品對比,圖片來源:蛋塔車業。)
✅ 正確做法:
-
購買前先 Google 該網站是否有詐騙紀錄
-
優先於品牌官方網站或授權通路購買
-
若價格過低,請務必三思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!
📌 小提醒:學會這5招讓你避開網路詐騙
- 網站網址是否為常見品牌官網?
- 是否只能用 ATM 轉帳?
- 有沒有客服電話與地址?能打通嗎?
- 商品是否超低價?有明顯不合理處?
- 購買前 Google 商品名稱+詐騙字眼(例:Nike Air Max 詐騙)
📣 結語:防詐不嫌多,分享也很重要!
這三大詐騙手法幾乎每天都在上演,許多長輩或年輕族群都曾受害。除了自保,也歡迎你將本文轉發給家人、朋友,讓更多人了解如何辨別詐騙手法,打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!
🔗 延伸閱讀推薦
1. 📘 165全民防騙網官方網站
2. 📘 經濟部商業司公司查詢系統
3. 📘 警察局防詐騙宣導專區
https://www.tnpd.gov.tw/Article/446e9d99-9b83-4443-fb0d-b9467c9bb944
4. 📘 科技報橘報導:一頁式詐騙網站猖獗
https://buzzorange.com/techorange/2023/05/19/one-page-fraud-ecommerce/
5. 📘 卡優新聞網:假冒簡訊陷阱
